《海豚灣》導演海洋公園踩場
批評為錢搞表演 周五舌戰盛智文
2012年03月13日 【本報訊】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片《海豚灣》的導演 Richard O'Barry(下稱 Ric),不單踢爆日本漁民獵殺海豚的暴行,更到世界各地的海洋館要求停把海豚當作搖錢樹。
他日前來港宣傳海豚保育,本周五將與海洋公園主席盛智文「同台辯論」,他批評海洋公園的利用海豚賺錢,保育和教育只是謊言。
記者:袁慧妍
《海豚灣》金像導演 Ric O’ Barry(紅衣)與兒子 Lincoln(白衣)到日本和歌山縣太地町視察漁民獵殺海豚情況。受訪者提供圖片
現年 72歲的 Ric應浸會大學學生組織 AIESEC邀請來港出席《海豚灣》電影放映會,及出海視察野生中華白海豚生態。他在 60年代是全球首屈一指的海豚訓練員,對捕獵海豚的方法瞭如指掌,他指海洋館所謂研究、保育、教育,是最大的謊言,他們只是利用海豚表演牟取龐大利潤。
Ric後來毅然放棄高薪厚職,致力投身保育海豚工作,成立「 Dolphin Project」拯救海豚。
「不是活着 只算倖存」
他表示,海豚本住在無邊際海洋,每日與同伴在海中暢游 60多公里,但無良商人捕捉海豚後把牠們關在水池內,生活情況尤如港人活在籠屋板間房般擠逼,偏偏港人對海豚慘況視若無睹,「擠逼的環境會讓海豚感到不快樂,牠們會生病,要真正研究海豚,應在野外環境了解牠們的生活」。
Ric也反對填海工程,認為會影響海豚的生活環境。
《海豚灣》導演 Ric批評海洋公園只是利用海豚表演賺錢,所謂保育只謊言。
海洋公園常稱園方提供優質環境予海豚居住,故現時海豚更長壽, Ric對此言論相當反感,「我們不只計算海豚的壽命,更重要是生活質素,讓海豚作出生活上的選擇,否則牠們不是 living(活着),牠們只不過是 surviving(倖存)。」
「生存以上,生活以下」也許是海豚軟禁在海洋公園的寫照。
Ric促請遊客停止買票入海洋公園,以消費者力量去杯葛海豚表演,同時教育下一代保育海豚的重要性,「海洋公園不能代表海洋,正如米奇老鼠不能代表老鼠,公園不能單方面以海豚表演牟利」。
Ric O’ Barry左手刺有海豚紋身,把保育海豚變為一生己任。
本周五他將與海洋公園主席盛智文「同台辯論」,他最希望辯論能夠在海洋公園的水池內舉行,「這樣大家才會感受到海豚的慘況」。
Ric將於周五與海洋公園主席盛智文(圖)同台辯論。
做了 40年的海豚保育,他坦言感到累了,「我每天都與那些討厭我的人打交道,甚至發生衝突,而我的妻子和女兒,每年只會見到四次,我很想念他們,但我未想過放棄拯救海豚」。
http://hk.apple.nextmedia.com/template/apple/art_main.php?iss_id=20120313&sec_id=4104&art_id=16151668&av_id=16151872
轉貼自蘋果日報 版權皆屬蘋果日報擁有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